科室在慢阻肺、肺心病、哮喘、重症肺炎、肺癌、气胸、胸膜腔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大咯血以及呼吸科疑难疾病等的诊治和呼吸危重症的抢救方面达到广西区内先进水平。呼吸内镜技术成熟,开展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黏膜活检、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支气管肺泡灌洗等。近年开展无痛支气管检查技术,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气管内良/恶性肿瘤消融术、经气管镜气管金属支架植入术、安全T管植入术、经气管镜透壁淋巴结活检术、气管镜下纵隔肿物活检、内科胸腔镜检查、经内科胸腔镜胸腔粘连铬断术、经气管插管全肺灌洗术等等。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等。推动肺功能规范化检查,开展肺康复治疗及研究。近年科研立项5项,发表论文20多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新技术服务项目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echnology program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宗旨:轻松呼吸,健康人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标:打造成为梧州市重点专科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作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来确定诊断,这是最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我院于1982年开展气管镜检查,经过30年发展,目前技术成熟。目前应用的是先进的电子气管镜。
内科胸腔镜检查
内科胸腔镜检查技术主要应用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胸膜间皮瘤等胸膜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在局麻下将内科胸腔镜经肋间插入胸膜腔,对胸腔内病变在直视下活检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医疗过程中患者花费较少,极具诊断推广价值。2012年在梧州市率先开展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治疗。目前是我科常规开展的检查项目。
经皮CT引导下肺活检术
胸部影像学检查,不仅是为了发现病灶,更重要的是作出定性诊断。虽然分叶、棘状突、毛刺、小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和胸膜凹陷等肺部病变征象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重要基本征象。但目前仍认为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征象没有一个具有绝对特异性。同时不典型的影像学改变也给肺部肿块定性诊断带来困难。纤支镜和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CT引导下肺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其不受影像重叠的影响,对心脏后、脊柱旁等特殊部位及邻近大血管的病灶穿刺,更显示出X线、B超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通过重复扫描不断纠正穿刺方向和深度,因此刺中率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对于肺部恶性肿瘤,尤其是小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需要手术的良性病灶可使患者免除手术探查的痛苦。
呼吸支持技术
呼吸支持技术是救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常针对呼吸衰竭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呼吸支持方法。呼吸支持技术包括开放气道、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体外膜肺和血管内氧合等技术。机械通气是指患者正常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机械装置,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包括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我科有创呼吸机治疗技术及无创呼吸机治疗技术均有较高水平。尤其是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疾病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我科早在2003年开展了无创通气技术,抢救了大量呼吸衰竭病人。
经皮肺动脉介入技术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并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肿瘤是“饿死(堵塞肿瘤血管)+杀死(高浓度的抗癌药物)”肿瘤,对于血栓则是“粉碎血栓+溶解血栓”;对大咯血则是把血管堵塞,使咯血停止。我科肺癌介入治疗和大咯血介入治疗是常规开展的项目。